- [1]金康荣,於东军.基于加权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极端随机树的蛋白质接触图预测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8,50(5):619-628.
- [2]霍冠良,宁志华.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含褶皱复合材料强度预测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20,52(3):460-467.
- [3]王宁,韩京宇,王尚凌,万杨兰.一种基于元路径拥塞模式挖掘的移动对象位置预测方法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9,51(5):675-680.
- [4]巴玉龙 张召明.民用飞机前缘缝翼气动力特性SCCH试验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7,49(1):90-95.
- [5]赵平,李旭东,于化东,等.一种针对铆接结构进行疲劳寿命评估的新方法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4,46(2):310-315.
- [6]吴世杰 韩东.简化碰撞模型对直升机桨叶扬起下坠动响应影响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6,48(2):256-260.
- [7]陈谟.半开口射流式超声速风洞驻室压力调节的新方法[J].实验流体力学,1990(1).
- [8]石友安,桂业伟,杜雁霞,曾磊,钱炜祺.相变材料热控系统内部接触热阻的辨识方法研究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12,26(4):54-58.
- [9]周源泉,郭建英.双参数指数分布双样预测的Bayes方法[J].强度与环境,2002,29(3):47-5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