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吉爱红,沈欢,李长龙,王寰,俞志伟.昆虫的扑翼轨迹及高升力机理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8,50(3):289-294.
[2]朱保利,昂海松,郭力.一种新型三维仿生扑翼机构设计与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7,39(4):457-460.
[3]曾锐,昂海松.仿鸟复合振动的扑翼气动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3,35(1):6-12.
[4]袁野,陈仁良李攀.共轴刚性旋翼飞行器配平特性及验证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6,48(2):186-193.
[5]巴玉龙 张召明.民用飞机前缘缝翼气动力特性SCCH试验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7,49(1):90-95.
[6]王忠,李甘牛,陈滨.一种单出口流体振荡器件特性实验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5,47(6):877-883.
[7]黄明其,王畅,岳廷瑞,傅澔,王亮权.共轴刚性旋翼悬停流场的PIV风洞试验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9,51(2):154-159.
[8]覃湘桂,徐维民,刘海峰,饶勇刚.大变形条件下机翼法向载荷的随动加载技术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8,50(5):640-644.
[9]娄元帅,孙玉利,王亚霁,公正,刘志刚,左敦稳.低温磨料气射流加工PDMS实验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9,51(3):305-311.
[10]任智毅金海波,丁运亮.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气动剪裁设计新方法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1,43(1).
[11]王良益.亚、超音速细长翼身组合体大迎角气动特性的计算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92(2).
[12]魏榛,杨基明,C.P.Ellington.一种简单可靠的昆虫扑翼运动图像序列自动分析方法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11,25(1).
[13]黄烁桥,申功炘,魏来,郭鹏.机械蝴蝶模型悬停飞行的流动显示实验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10,24(2).
[14]孙海生.飞行器大攻角升沉平移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01,15(4):15-19.
[15]孙海生.飞行器大攻角升沉平移加速度导数测量技术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01(4).
[16]中元微型仪器公司最新产品[J].强度与环境
[17]刘沛清,邓学蓥,孔繁美.绕细长旋成体非对称涡非定常性的实验研究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02,16(4):39-46.
[18]中元微型仪器公司最新产品[J].强度与环境
[19]中元微型仪器公司最新产品[J].强度与环境
[20]高广林,宋笔锋,王利光,丁祥.扑翼飞行器机翼开孔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10,24(5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