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[1]夏品奇,周景良.无减摆器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2,44(5):700-705.
- [2]徐明,徐桂祺.海豚型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87(1).
- [3]余林 张呈林.前飞状态下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96,28(3):315-322.
- [4]凌爱民.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1,43(3).
- [5]徐明,王适存,徐桂祺.前飞时海豚旋翼桨叶的气动弹性稳定性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88(3).
- [6]梅卫胜 焦昌富.悬停状态下旋翼模型桨叶气弹稳定性试验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94,26(4):450-457.
- [7]江湘清,张呈林,王浩文,刘勇.悬停状态下无轴承尾浆气弹稳定性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1,33(3):212-216.
- [8]朱世晉.直升机旋翼桨叶挥午运动的稳定性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63(2).
- [9]杨卫东,邓景辉.直升机后掠桨尖旋翼气弹稳定性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3,35(3):248-252.
- [10]韩东,高正,王浩文.惯性坐标系下的旋翼气弹稳定性建模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5,37(4):417-420.
- [11]虞志浩董凌华,邓景辉等.旋翼异形桨叶大变形气弹动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1,43(3).
- [12]马扣根,顾仲权.直升机机体-主减-旋翼耦合系统动稳定性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95(6).
- [13]卫丽君,李书,王波.粘弹减摆器结构参数对直升机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0,42(3).
- [14]杨卫东 张呈林.后掠桨尖旋翼气弹响应及载荷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1998,30(1):52-58.
- [15]王博 刘勇.新型无铰式旋翼气弹综合分析的全本征方程方法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6,48(2):261-267.
- [16]马砾 招启军王清,赵蒙蒙.基于弹簧系统网格变形方法的旋翼气弹耦合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16,48(3):410-417.
- [17]陆洋,王浩文,高正.电控旋翼气弹设计参数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4,36(6):697-703.
- [18]胡国才,向锦武,张晓谷.直升机旋翼非线性液压减摆器几何耦合及参数影响分析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1,33(5):416-420.
- [19]顾宏斌,丁运亮,姚志,秦家礼,张建华,沈阳.YZL16操纵减摆器仿真研究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0,32(3):348-353.
- [20]于佰明,韩景龙.一种直升机粘弹减摆器时域模型参数识别方法[J].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,2003,35(3):288-292.